- 商家货号:1213240052
- 品牌: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48117
- 作者:鲍鹏山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00-01
- 重量:0.73克

★《论语》,中华文化之源代码。
鲍鹏山教授——《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积三十多年先秦诸子研究之功——名师鲍鹏山,为你无障碍导读全本《论语》。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
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了解孔子思想最主要的作品即是《论语》,但《论语》容易讲得繁琐糊涂,不易讲得简洁通透。而本书所长,恰在:通透,明白,要言不烦。适合各类学校《论语》课教学辅助。
★什么是好的人生?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好的社会?
★子曰里的大学问,中国人的必修课。
原文+今译+注释+导读+链接关联+成语
20篇,521章,15929个字,312个成语

《论语导读》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系列”第一本,第四版。与第三版相比,这次作者增补导言、附录过万字,对导读部分的修订,亦过大半,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全新的研究所得。
全书共20篇,521章,针对每一章原文,有今译,有注释,有导读,有相近相关章节内容的链接。因为《论语》对后世成语的生成影响极大,书中对成语来源也做了标注。
对《论语》,一般人说“不明白”,有两类:一是不明白说了些什么,即不懂文言文,对此,本书对《论语》原文做逐句翻译与原义阐明;另一种不懂,是不懂为什么这样说?针对什么问题这样说?这样说指向何在?对此类“不明白”,本书用导读做适当发挥和展开。对不明处,对存疑处,则不强作解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鲍鹏山,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研究先秦诸子和中国古代文化史三十多年,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各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是全国大、中学生和教师非常熟悉的畅销书作家。
仅举例——《风流去》(三千年来浪淘尽,一声叹息风流去)数十万销量,包括北京四中在内的全国重点中学,都将此书列入高中生语文课外必读书目。
《孔子传》(不了解孔子,何以了解中国;不理解孔子,何以理解人生)获奖情况:新教育研究所列为“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 ““职业认同类”第一名;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2013年获新华网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影响力图书提名奖;同年获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全行业优秀畅销书奖。
鲍鹏山作品典藏集目前已出版六本:《鲍鹏山思想史;风流去》《鲍鹏山古典今解;新说水浒》《鲍鹏山文学史;中国人的心灵》;典藏集之孔子三来系列:《孔子原来》《孔子如来》《孔子归来》。
鲍鹏山其他情况介绍: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专栏作家。2015-2016年曲阜祭孔大典中央电视台直播间特邀解说嘉宾。出版著作三十余部。2013年创办公益浦江学堂,2014年创办花时间读书社。精彩书评此书*佳,对于孔圣人不虚美,不隐恶,允执厥中。
——豆瓣书友作者
很好的一本书,里面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以后学习论语就会轻松很多了,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孩子多看看。包装也很好,内容丰富,质量相当好。
——京东书友

导言
例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附录一:《论语》的编纂与成书
附录二:《论语》20篇到底多少字?
《论语》20篇字数统计明细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精彩书摘1.1子①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
今译——
夫子说:“学并且时时践习所学,不也是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非常欢喜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怀怨怒,不也很君子吗?”
注释——
①子: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尊称。《论语》中单独用“子”即特指孔子。另,《论语》中,记孔子话,除了《季氏》整篇,及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用“孔子曰”外,其他分为三种情况:对弟子说话,用“子曰”;对君大夫等外人说话,用“孔子曰”;无明确对象时,有三例用“孔子曰”(8.20,18.1,20.3)。为了区别,本书中,“子曰”我翻译为“夫子说”,“孔子曰”我翻译为“孔子说”。
② 说(yuegrave;):同“悦”,高兴,喜悦。
③ 愠:内心怨怒。君子:本是名词,此处作形容词用,形容很有君子风度的行为。所以译文如上。
导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勤奋学习,又能有时间、有心情、有兴趣去时时践行,感受到自己一天一天的成长,岂能不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自远方来,契阔谈宴,无比快乐,这是我们一般人能共同感受到的。但孔子这句话还有更深的意思在:朋友能从远方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德行。如此,我们怎能不快乐?
注意上面两句话中的“说(悦)”与“乐”的细微区别。悦,乃是内心的感受,读书的快乐是个人的,是内心的,是一种自我愉悦的境界,故用“悦”。而朋友来了,其快乐是外露的,甚至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还有互乐、同乐的特点,所以用“乐”。
自己学问精深、道德深厚、志向远大,却无人了解,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与任用,是很难保持心理平衡的。所以,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很精深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岂不是真正的君子?
其实,“不亦乐乎”,还不仅仅是反问你这些“事”乐不乐,更是在提醒你这个“世”岂不乐?不仅此“一事”可乐,此“一世”皆可乐。乐,不遑他求,求己即可。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朋友,还是心中无愠,都是自家的事。
《论语》第一字,是“学”;《论语》第一义,是“悦”是“乐”是“不愠”。这世界,有足够的奥妙让我们学,有足够的丰富让我们乐。因为学而乐,因为乐才学。人生圆满,莫过于此。
成语——不亦乐乎
链接——1.16……前言/序言例言
《论语导读》最早于2000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间经过几次修订并变更出版社,2017年交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其后三次修订。
本次修订最多,全书增补导言和附录过万字,今译、导读与重要的注释,也增订大半。但体例不变。
一、 版本——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刘宝楠《论语正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钱穆《论语新解》等。对诸家版本差异之处,择善而从,择便而从,择易而从,取各家之长,存一己之得。
二、 章节分合——基本与杨本一致。唯第十章杨氏分为 27 章,我并为4章。
三、 译文——主要直译,目的是让读者能逐字逐句和原文对照,以掌握古文特点。直译特别拗口时,也采用意译。个别意思跳脱处,翻译也注意补全逻辑环节。
四、 注释——力避繁琐,条求明白简易。理自不可异处自然依从前人;势自不可同时,亦申一得之见。
五、 导读——有阐释原义者;有发挥原义者;有说明背景者;有说明用意者。一般人说不懂,有两种层次:一种是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所谓语言层次上的不懂,对此,我们通过翻译和阐释原义来解决。还有一种不懂,是不懂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针对性?逻辑脉络何在。对此类不懂,导读中注意说明背景、阐明用意,理顺逻辑,并对原义做适当的发挥和展开。
六、成语—《论语》对后世汉语影响极大,其中不少已成为成语,本书钩沉312则,以提示学习者注意记忆。
七、 链接——《论语》20篇512章,有不少章涉及的内容相近或主旨相关,本书亦随做标注,提示学习者对照参读。
八、 正音——本书只对一些生僻字注音。其他字各种特别读法,请参照与本书同步出版的我最新编校的《〈论语〉正音诵读本》。
鲍鹏山
2020年11月,修订于上海偏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