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货号:1101990133
- 品牌:
- ISBN:9787508645032
- 作者:俞敏洪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70-01
- 重量:0.43克
基本信息
书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原价:36.00元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08645032
字数:
页码:304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522 g
编辑推荐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老俞亲笔撰写的半自传心灵读本,说自己在北大超级自卑的5年,说自己跟创业伙伴的恩恩怨怨,说自己的对亲人的依恋愧疚,说自己面对压力绝处逢生,说自己在缝隙里感受诗意。
在全书开篇,老俞即旗帜鲜明: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在这本书里,老俞悄悄说给你听:""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话,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我30岁时还是穷光蛋一个。""
如果你的灵魂无处安顿,如果你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决,如果你在现实压力下无法喘息,翻开书,读下去,会有一股力量从你心底长出来。
活着,总能慢慢长大。俞老师的笑容和文字,给你力量,伴你成长。
内容提要
目录
序言:要为做人的使命感而活
开篇:青春就是做梦和犯傻
上 篇 写 给 自 己
第1章 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
电影很精彩,现实更残酷
我不是传奇人物
我从来没有当过冠军
我的钱打算怎么花
成功带给人的是虚幻
聪明人的笨功夫
我是北大二流毕业生
大学宿舍铸就了的“嘲讽文化”
我曾是个蹩脚的诗人
第2章 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我的父亲母亲,是我生命的根基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需要你
做人就要跟着牛人跑
从三国演义到“中国合伙人”
我对待朋友的8字箴言
未来总有一个人在等你和她相遇
女人的温柔和男人的能力成正比
我怎样才能对得起我的女儿
我们能够感受温暖,是因为有人愿意付出
因为别人,我们活得更好
第3章 我的教育观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学生不快乐…61
分数决定一切,这就是中国
面向未来的教育:着重培养情商和逆商
中国孩子的前途还是靠分数说话比较靠谱
除了分数,孩子还应该具备这些特质
用爱和激情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
有尊严是谈家庭教育的基础
能否教出好孩子和父母的知识结构无关
教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中 篇 写 给 年 轻 人
第4章 80、90后,胜过过去任何一代人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天下
80后,我为你唱赞歌
毕业了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离开校园后要随身携带5种能力
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
读书只是做事的准备状态
用努力赢得自尊
用能力创造财富
真诚的微笑是你无形的资产
要把自己当人看
第5章 为自己积累比钱更重要的人生资本
耐力: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分享:为你带来资源
吃苦:苦尽甘来,收获的是甜蜜人生
果断:选择时不犹豫
专注: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只做好一件事
奋斗:改变命运,走出困境
隐忍:年轻人必备的生存智慧
困难:生命的营养剂
第6章 年轻人走上社会后应该如何做事
有些事,年轻时不做会后悔一生
年轻人何时才能创业
30岁前不犹豫,30岁后不后悔
大事可以想,小事必须做
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急事慢做
你究竟在为谁工作
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年轻人应有的就业态度
把每天当成一辈子来过
感谢那些“逼”过人
第7章 用严厉和冷酷改正自己的缺点
主动成长,不做被喂饱的熊
没有经过深刻自卑的自信是虚假的自信
用严厉和冷酷改正自己的缺点
不论世界如何对你,都不要看轻自己
靠学习之外的能力打天下
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笨有笨的好处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相貌与成功的关系
先做人,再做事
第8章 人的一生总需要有点理想光辉
走在路上,也许这就是人生
活到点子上
你不知道这辈子你能走多远
捡足够的砖头,造好心中的房子
定目标,沉住气,悄悄干
成就源自无数微小的目标
设计一张完美的人生地图
向着要追赶的目标前进
找到你生命中的北极星
为挣脱束缚而努力
下 篇 写 给 生 活
第9章 适当地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你有思考的时间吗
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不完美生活的美好
为自己留下一些令人感动的日子
生活在自在和豁达的心境中
空虚是一件好事
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允许自己停下来,才能重新上路
满足不等于停止进步
第10章 在难熬的日子里学会诗意地生活
诗意的生活
不要“习以为常”
所有都源自母亲
将痛苦沉淀在心底
好书如挚友般让人心安
警惕电脑对人的控制
后 记 人生三境界
附 录 俞敏洪的普鲁斯特问卷
语 录 人物语录
作者介绍
俞敏洪,创始人,现任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创办北京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俞敏洪和他创办的,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影响力的私立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
序言
要为做人的使命感而活
我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著名的摄影家焦波带领了五六个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弟子,在山东的一个村庄里住了将近一年,对村庄里的老百姓跟踪拍摄,并从几千个小时的拍摄影像里剪辑出一个非常有故事性,打动人心的片子。
在这部片子里你可以看到老百姓的生活境遇、面对现实的挣扎和不屈,我给他们做了一个总结——“在绝望中的乐观”。
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是,一个农民在年轻的时候写过很多东西,也酷爱玩乐器,但是因为农村生活的困苦没有坚持下去。但是在这个片子里面他要学琵琶,他老婆跟他争吵,说都吃不饱了,还要买琵琶。这个男人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喝拉撒,还需要有精神上的生活。他有精神上的向往,尽管和吃喝拉撒没有关系,这让我感到心里有点不同的东西。
当人活得像样的时候不是有钱和有地位的时候,而是感觉到自己能够看得起自己,感觉到周围人能看得起你的时候。看得起你不是因为你有钱,而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存在着某种精神,有了不起的气质,有别人不能做的事情。
在坚持努力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有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
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去北京大学读书,直到拿到通知书才相信。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能把一整本英文字典的词条背得滚瓜烂熟,但是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实现了。假如说我要一辈子在北大当老师,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大学教授,我评估了一下,自己可能永远当不了一流教授。因为一流教授在我心目当中都是梁启超、王国维等等这样的人,都是大师,至少也是像季羡林这样的人。像我这样的人是完全不可能的,现在中国有好多的学者,包括像余秋雨、钱文忠等,我如果做教授那连赶上他们的影子的程度都还没有。因为我知道变成学者的前提是以从小的坚实学习为基础的。我的英语是从16岁以后才开始学的,历史、地理等科目除了中学课本上教的东西,其他的完全没有。我一直到30岁的时候,才真正知道原来太平天国是这么一回事。
我后来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当一件事我能看得到头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去做了。比如我如果在北大做老师那我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头,就是讲师到副教授,完了做个教授还可能混成个三级教授,一辈子就可能在三级教授上待着了。我的导师当时是二级教授,当时他就是两居室,100多平方米。你会发现,一辈子在北大混,到最后可能也就是他这样子。再加上一辈子当不了一流学者的前提条件,所以我觉得必须出来,去追求一个未知的世界。
当然,追求未知的世界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你可能生活只够吃饭,也可能成功。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你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吃饭和成功对你的人生来说都是有很大的收获的,永远比你在一个已知的世界中间坚持已知的事情会有更大的收获。
所以我才有从北大出来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够有不一样的世界。当然,做的时候我并不是想做成上市公司,只是想自己赚点钱以后到美国读书,因为我觉得那是存在未知的事情。当然,当时没有实现,因为赚不了这么多的钱。当我最后赚了足够多钱的时候,我发现我不愿意去美国了。为什么呢?因为的成长和我在中国遇到的挑战让我发现我个人真的成长得非常迅速。比如说,我刚从北大出来的时候,见到居委会的老太太和局的人我都可以害怕得浑身发抖。但是到现在我成长为见到局的人像兄弟一样,这是我的社交能力成长了,这在中国非常重要。尤其看到学生喜欢听我上的课,看到学生通过我的教授能够得到满分,能够到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的生命感、使命感就出来了,这是有生命价值的。
当然,所有东西的美丽在于你并不知道你到底想最终干成什么样子,但你知道你必须要往前走。因为任何东西往前走的条件是必须要有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当你向前走一万步,你越往前走越有意义,为什么?因为你在两边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和人。但是,当你坚持走到100万步,你就变成了旅行家。所以一个事做得多了,本质就会改变。
2014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