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货号:1104249807
- 品牌: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105128
- 作者:王佳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1900-01
- 重量:0.57克
党争,是皇帝的驭下之术,是官员的进身之阶,是所有人的命运选择。 “风雅大宋”系列共三本,约60万字。以轻松舒畅的笔触,探寻了南北两宋皇帝、士人以及武将各类人群的精神世界,重点在凸显时代的人性和个性。 本书为历史通俗读物《风雅大宋》的第二册,在正史的基础上,参阅了多部古代笔记小说,对宋代历史进行了梳理,尽量做到言而有据,增加了本书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本书为历史通俗读物《风雅大宋》的第二册,自宋真宗即位写起,至宋仁宗执政结束,描写了北宋王朝统一天下之后,稳定政权,并开启统治的过程。本书在正史的基础上,参阅了多部古代笔记小说,对于刘娥听政、庆历新政等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宋辽之间的斗争,以及寇准、狄青、丁谓、欧阳修、晏殊等历史名人的生平与故事,都进行了详尽而通俗的描写。
王佳,女,青年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长安大学。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在全国各大期刊发表小说、散文、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长篇小说三部。精彩书评本书既有恢宏的历史背
景,又不乏个性十足、命运
各异的人物群像。王佳有女
性作家的细腻,又有青年学
者的锐利,她让一千年前的
宋代人物,活生生地浮现在
了我们眼前。
——陈彦
这是一部严肃的史学作
品,兼具文学作品的可读性
。书中的史料典故、名人逸
事,皆可从正史与古人的笔
记小说中找到出处,王佳将
这些资料融会贯通,形成了
一部令人欣喜的宋史精品。
——阿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于
当下,照见未来。从这本书
中,我不单看到了有滋有味
的历史细节,更看到了封建
政权和复杂人性交织下个人
命运的沉浮,读来轻松有趣
,掩卷令人沉思。
——贾平凹
序
第一章由来只有新人笑
第二章沉默的大多数
第三章城下之盟何惶惶
第四章举国君臣若癫狂
第五章官迷、神童及其他
第六章凋零
第七章搔首空歌
第八章幕后女掌柜
第九章“三光宰相”的君子之战
第十章三人行必有愤青
第十一章庆历党的档案袋
第十二章“似曾相识”中间派
第十三章“后新政”时期的众生相
第十四章那些落榜生们
第十五章被“吓”死的无敌猛将
第一章由来只有新人笑
王钦若这步棋走对了,因为新皇帝登基之后,一般都有万丈雄心,总要做一点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他算准了真宗的心态,抢在同事之前邀功。
历经了有惊无险的风波,三十而立的赵恒终于登上了皇位,是为宋真宗。
他先是接回了与自己相恋十几年的刘娥,然后在记忆中尽力去搜寻那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臣子。既然要主宰天下,就不可能再用先帝那一帮人,他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
从这时起,帝国的第三代臣子开始崭露头角。这批人良莠不齐,有被后世称为“圣相”的李沆,有讲义气有风度、多次力保同僚的王旦,也有一些奸诈狡猾之徒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被真宗想起的人,叫作李应机。
李应机之所以给真宗留下深刻印象,还要从他担任咸平知县的时候说起。
那时候真宗还是开封府尹,派遣散从拿着帖子到咸平县追捕逃犯。这个散从仗势欺人,在咸平县衙大吵大闹耍威风。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作为一县长官,李应机的面子挂不住。他怒斥散从道:“你所侍奉的是寿王,我所侍奉的是寿王的父亲,父亲的手下打儿子的手下是理所当然!”随即叫手下打了散从二十杖。
挨打的散从回去后,可怜巴巴地向真宗诉苦:李应机眼里根本没这个“首都市长”。真宗没有说话,而是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觉得此人颇有性格,且有胆识,似乎可以担当重任。
真宗把李应机召到大殿之上,对他说:“我一直在为西蜀的事情焦虑,所以任命你到益州去担任通判,如果有什么紧急事宜,立刻用密封奏疏上报!”
通判,也叫作“州监”,是中央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控而设置的,但凡涉及州中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公事,都需要通判签字。这个职位的级别不算高,但因为处于风暴刚过的成都,所以真宗希望派一个精明强干的能人前去。
李应机领了旨意,到益州走马上任了。
没过多久,有益州走马要入朝奏事,临行前,知州为他饯行,李应机装病没有出席。这个走马心里已经觉得有点不舒服了,他担任的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角色,地方官员一般都对其近接远送,唯恐没有侍候好。
晚宴散后,李应机派人告诉走马:“我有一封密封奏疏,需托你带到朝中去,明天你先别走!”
走马更加愤怒了,勉强答应道:“好吧!”
第二天,走马派人去李应机府上拿奏疏,李应机却说:“奏疏乃是机密的东西,必须走马亲自来拿。”走马内心的恼怒又增加了几分,决定见到真宗后,要参上李应机一本。
谁知世事难料,走马怀揣怒火回到京城后,真宗劈头第一句话就是:“李应机好吗?有没有带奏疏来?”走马不知道李应机和皇帝什么关系,内心一惊,回答说:“有!”
真宗看完李应机的奏折,问李应机在益州理政能力如何。走马不知深浅,唯有点头称好,称赞李应机是个称职的好干部。
由此可以看出,李应机此人心机是十分深的,为了在皇帝面前留下深刻印象,不惜得罪送信之人。如果他正常出席宴会,那么这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公事,而被他这么一折腾,弄得他好像没有一点结党营私,显得办事公正。真宗听到走马赞赏他,印象又好了几分。
可惜,后来真宗发现,这个李应机为官虽然精明强干,但为人贪婪,好弄权术,做事多有欺诈,也就慢慢疏远了他。
很快,另一个很能干、富有传奇色彩的人,进人了真宗的视野——王钦若。
王钦若籍贯临江,但因祖父王郁在鄂州当官,所以他出生在湖北。当时湖北正在发洪水,全家人只好转移到黄鹤楼上避难。据目击者称,就在他出生的当晚,黄鹤楼上“若有光气”,这似乎预示着这个男孩将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他的祖父王郁在临终前也曾断言:“我一生做官五十年,基本上很少用刑,留了很多人的性命,我的后代必然会兴旺发达,应该会应验到我孙子身上!”
果不其然,传说长大后的王钦若夜间在乡村留宿,偶然起来,看到天上有赤色的“紫微”二字。从此只要祭神,他就要朱篆“紫微”二字陈列在前。
P1-4